2018-09-13 14:22:06
序言
家裝的本質是什么?
《設計家》今年是第十三期,這十多年,我們討論過設計的風格,討論過設計的細節,還討論過設計的未來,今天,我們把目光重新聚焦到問題的原點上,回到設計最本初的目的,家裝設計到底意味著什么?
基于對數萬家庭設計需求的洞察,我們認為家裝的本質是對過往生活的一次總結,以及對未來生活的一次規劃。無論是一次置業還是二次置業,對裝修的期待,就像將生活另起一行,把以前居住環境中的遺憾、缺失、包括不滿意通通進行修正,重新塑造自己的生活夢想,重新選擇一次生活狀態及生活環境!比如,我希望有個獨立的書房,加班不打擾家人休息;我希望有個佛龕,可以滿足我的信仰;我希望多一些收納的柜子,因為家里常常亂糟糟;我希望有個儲物間,因為打算要孩子;我喜歡這種風格,因為某一個情結……其實,花大價錢換房裝房,不是在設計房子裝修房子,是在設計未來的生活,重構未來的生活品質。
非常榮幸我們能參與到很多業主人生中這么重要的時刻,很多人花10年的積蓄買房,未來還要在里面住10年,設計怎么能草率?如何對得起這20年的光陰?唯有時間不可辜負!
所以,我們要慢下來!好宅慢設計,用心才能做更細!
中策提出“慢設計”,很多媒體、同行都表示不理解,在這個快速流轉的時代,在這個互聯網高科技重新定義時間的時代,“慢設計”確實顯得很“笨”!很逆時代!
所謂匠心,我認為就是專注用心,而不是取巧,必須用“笨”辦法,好東西是需要花時間去打磨的,因為匠心,必然艱辛。慢工出細活,慢不是目的,細才是重點!我們對設計師提出8層設計,包含了風水、軟裝、細節等在內的完整方案,施工圖紙精細到包含光照圖、通風圖、八宅風水圖等,是市場常規的數倍,完成后用200條設計自檢標準對設計效果及合理性進行復核,再對700項生活設計細節強制檢查等,都要設計師投入更多精力和時間,所以,28天的設計要求,是一套匠心設計的最低標準,這是對得起那20年光陰必須付出的時間成本,我們做的,就是不取巧,不將就!
未來會出現大量的智能化設計軟件,要讓制圖快起來一點都不難,但思想要有深度就得慢下來,慢更需要克制,更需要對品質很“笨”的堅持。
設計從心而出,慢下來,才不負光陰。
作品案例欣賞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免費索取本期《設計·家》 歡迎致電 15877900907